中移动短信升级PK微信,谁胜谁负? admin(2014-3-1) 点击数:1602
  近日,中移动通过媒体通报了短信的升级计划,决定将传统的短信、语音业务升级成类似微信的“融合通信”,把手机中原有的“通话”、“消息”、“联系人”,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从表面来看,确实和微信有很大的功能重合,从新通话、新消息到新联系,都有模仿的痕迹,但是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中移动走的路子是从终端上下手,把服务直接与手机的基本功能融合,把over the top的业务变成基础通信业务,从而对OTT釜底抽薪。但真说要挑战微信们,恐怕还是有很大难度。

第一,终端覆盖问题。融合通信挑战微信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和手机原有通话、消息、通信录的融合,因此获得了一个原生的入口,而微信需要下载APP,而且要使用还得打开这个APP。但是微信已经具有强大的先发优势,下载APP已经基本不算门槛,而且微信本身已经成为诸多应用的入口,点击微信的次数已经不比点击其他原生入口少。而对于融合通信,如果不能通过APP进行覆盖的话,终端覆盖的速度可能反而是个牵制,一来是不是所有终端都愿意支持,尤其是其他运营商的终端,二来终端覆盖速度远远比不上APP的扩散速度,在速度上慢了还有没有机会。

第二,产品运营能力问题。单从披露的信息看,这个融合通信很像是飞信云聊版、移动通讯录等产品与手机终端的一个融合,也就是其核心体验仍然取决于中移动的产品能力。实际上,市面上并不缺少这类产品,像易信、来往,也都是系出名门,但就是难有起色。在社交产品领域,赢家通吃,没人愿意在多个平台上经营社交关系,一旦产品失去优势,很快就会边缘化。而中移动在产品创新、产品体验方面有多少胜数?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不是跟得上互联网公司的节奏?

第三,业务驱动力问题。从本质上说,运营商的整个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实际还是面向网络运营的,提供的是网络接入,卖的是网络的流量,如果OTT做得很好,也产生很多流量,这与自己再做一个OTT有什么差别?用户是否会因为某运营商的OTT做得好而转网?缺乏这个本质上的驱动力,运营商的整个体系就很难调动起来,必然导致重重的困难最终影响到产品的体验,而OTT入口却是腾讯们的命门,做不好就丢掉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因此拼了命都要做好。这就是所谓的公司基因,决定了产品、决定了资源。

说了那么多运营商的难点,其实微信也未必那么踏实。

第一,微信起步于通信,而且也依赖通信的频次占据入口的优势,一旦通信量被转移,入口频次下降,必然导致关联业务一损俱损。毕竟通信尤其是VoLTE、高清视频通话之类的应用,运营商还是有很大优势,腾讯要抢占通信上的优势,同样需要争夺手机的原生入口,但手机厂商一直以来还是运营商的控制地盘,要抢夺着实很难。

第二,微信属于熟人社交,但还有相当庞大的非熟人社交内容。在微信里,只有双方愿意才可以使用,才可以传信息,才可以通话,才可以加入通讯录。而融合通信本质上是通信(没见过实际产品,不知道是否也做了控制),无限制的通信,所以有大量不愿意加入到微信好友的人也同样有这类信息沟通的需求,如果融合通信支持,那必定会分流微信的用量,当然微信里面朋友圈里面的拉黑功能也会用得少了。

所以,融合通信和微信并不是你死我活,“专注”通信,做到“极致”,是融合通信的可行之路。当然,说不定所谓挑战OTT也是个烟幕弹,因为说到底,所谓“三新”,无非就是把以前习惯的打电话、发短信全部都变成了走流量,以后用户也不用考虑什么通话费、短信费了,一古脑都是流量费,如果足够便宜的话,用户使用行为反而会被激发,运营商从流量费得到的可能还比语音、短信失去的还多。


关键词:微信 | 融合通信 |
版权所有:潍坊安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000-2021

电脑版 | 触屏版